联络我们 0472-6910771 5319771
创造价值倍增的产品与服务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系何粟在研究生论文《瓶装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法律规制探究》中提到,很多人不选择自来水的原因是由于“瓶装水是因为便利而受人们喜爱,但在中国,更真实的一方面则是公共水质危机下的硬性需求,是人们对自来水不信任情况下做出的无奈选择。”广州、武汉、宜州等地都出现过因为当地水源被污染,引发市民抢购瓶装水的情况。
该文章提到,美国FDA要求自来水一个月接受上百次的检测,而我国目前的监测机制相对还有很大差距。《关于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都是一些大方向的指导,缺乏具体的操作性。
在中国,目前人们进入多样化的饮水时代,在饮水方式和水质上都有多种选择。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主任舒为群长期关注大众饮水安全,她在近期发表的《多元化饮用水时代背景下饮水与健康关系研究的思考》一文中提及,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仍有很大空白。
据舒为群介绍,国家对于不论何种形式的饮用水,都要求遵循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不论何种形式的包装饮用水,都要求遵循GB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但问题是,一方面无法满足多样化水质需求,另外,这些卫生标准多以不发生介水传染病和慢性中毒为目标,然而,新的化学污染物、新的病原体出现,也容易使人的健康受到危害。
万云洋总结道,当前人们饮水的一个怪圈是:自然水质变差,于是大家选择喝自来水;出现公共水质事件,自来水不可信任,人们又转向瓶装水;而瓶装水的问题是一个更隐蔽的问题,最后到底谁会在意?
|